核心现场发现疑似飞机引擎等重要残骸
3月24日,藤县,搜救人员在事故核心现场继续进行搜索工作。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连日来,藤县地区连续降雨,给现场救援增加了难度。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3月24日,藤县,搜救人员在事故核心现场搬运飞机残骸。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据央视新闻报道,昨日救援人员继续在东航客机坠毁地点的周边区域寻找失联者和第二个黑匣子。救援人员携带专业设备,进一步扩大了搜索范围。 昨日上午10时许,根据联合指挥部通知,武警广西总队再次派出50余名官兵进入核心区,采取分区划片、分兵合围、同步推进的战法持续开展搜救搜索行动,并继续收集飞机残骸。 经过近5个小时的冒雨奋战,截至18时30分,武警官兵搜索面积5.8万平方米,搜集飞机残骸碎片1800余块。 现场 距核心区255米发现碎片散落区域 据新华社消息,记者3月24日上午在东航客机坠毁事故现场了解到,工作人员携带搜救犬进场搜寻,尽可能地扩大搜寻范围,努力搜救生命,现场还有医护人员24小时守护,确保现场人员安全。 “目前,我们在继续尽最大努力搜寻幸存者,搜寻范围已经扩大了近5倍,对现场进行全方位仔细搜索。”参与现场搜救工作的广西消防救援总队作战训练处副处长黄尚武介绍。 3月23日晚到24日早上,位于广西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的东航MU5735航班坠机事故现场持续下雨。因持续降雨,现场一些区域出现小型塌方,塌方区域已清理完毕。 记者在现场看到,持续降雨导致路面泥土松软黏稠,一些地方出现积水,人员行走不便,救援人员送来竹架板铺在地上,以增大鞋面与地面的摩擦,防止打滑,便于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新华社记者昨日下午在核心现场了解到,搜救人员发现疑似飞机引擎等重要残骸。 据央视新闻报道,昨日救援人员继续在飞机坠毁地点的周边区域寻找失联者和第二个黑匣子。从昨天下午开始,消防人员从一个新的搜索区域发现了大量飞机残骸散落的碎片,这片区域与事故最核心的点位距离大概是255米,面积大约是2600平方米。救援人员发现残骸后,会将这些碎片封装到“物证封装袋”,然后再交给民航部门的专家来进行现场的鉴定。 现场搜集到的大大小小的疑似飞机碎片被堆放在核心现场外的一块空地上,包括昨日下午发现的、目前为止最大的一块飞机碎片。 救援 山势陡峭 救援人员沿断壁向上攀爬搜寻 据央视新闻报道,昨日广西消防救援总队作战训练处副处长黄尚武接受采访介绍搜救最新情况时表示,目前救援队伍的任务以搜救生命为主,使用了热成像仪、生命探测仪进行表层搜索,但是由于天气原因,搜寻仪器的信号相对较弱,因此采用人工搜索和空中无人机搜索配合。 “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四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按照指挥部指令,当天扩大了搜索区域,核心区东面区域基本上是原始山林,山势陡峭,从山脚到山顶高差近百米,消防救援人员依靠铁锹铁铲,沿着一些大型的石头、断壁一路向上开辟道路,一边攀爬一边搜寻。该区域植被丰富,到处是比人还高的茂密杂草,救援人员视线受阻,雨后山林里有蛇虫出没,增加了困难。针对这些问题都作出了相应安排部署,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缩短搜救时间、提高搜救效率。 连日来,藤县地区连续降雨,给现场救援增加了难度。降雨造成了事故核心区域的积水。3月23日,广西消防救援总队先后两次调派2台消防泵、14人抽排积水80立方米,解决了核心区积水问题,为调查工作组发现并提取黑匣子提供了条件。昨日调派了30人分成2个工作组对核心区积水继续进行抽排作业,后续还将根据降雨情况,随时做好排水准备。 ■ 特写 救援路上来了群“摩托大军” 21日,东方航空(600115)公司MU5735航班在广西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坠毁,一场紧急救援迅即展开。 事发当晚,记者一行到达莫埌村,应急指挥部就设在离村口不远的党群服务中心,在应急指挥部附近,络绎不绝的摩托车正驮着人和物资穿梭在村子与事发地之间,这支身穿红色马甲的“摩托大军”在黑夜里格外显眼。 梁海华是距莫埌村约10公里的界田村村民,从事发当天下午四点就赶来支援。梁海华说,因事发村庄道路崎岖狭窄,事故区域远离公路,行车不便,不少莫埌村及周边群众纷纷赶来,用自己的摩托车帮助运输帐篷、食品等救援物资进入搜救工作现场,也为往返应急指挥部与搜救现场的人员提供代步。 “你要运什么东西,直接和我们说就行了,你要去哪我们也可以载你。”22日凌晨,一名志愿者骑着摩托车将记者二人载至搜救现场外围,当记者向他支付酬劳时,他向记者摆了摆手,并立刻掉头向应急指挥部骑去,消失在夜色中。 23日起,受连续降雨影响,客机坠毁事故现场附近道路泥泞湿滑。应急指挥部为“摩托大军”志愿者们派发了雨衣、雨鞋等物品,他们在风雨中继续为搜救贡献力量。 一名姓曾的志愿者告诉记者,他是在梧州工作的贵州人,事故发生当天就加入了志愿者的“摩托大军”:“听说这里发生了事故,就赶来想尽自己一份力。” 夜幕来临,在应急指挥部外的“摩托大军”依然整齐排列,摩托引擎的轰鸣声也未停止。一名手提汽油桶的志愿者说,从事故发生当天起,他每天都到指挥部待命,现在刚从加油站拉油回来,确保“摩托大军”供油充足。“只要能为救援尽一份力,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据新华社 追问 1 定位系统对黑匣子搜寻有帮助吗? “3·21”东航失事客机的黑匣子搜寻相当困难。有公众疑惑,黑匣子安装一个定位系统是不是能够方便寻找?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副教授郭庆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黑匣子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飞机的多项飞行数据记录和通话记录,而非定位功能,因此其定位功能并不强,通常只是发出脉冲信号,而且时间有限。 民航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在3月23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失事飞机的两部飞行记录器都装有水下定位信标,该信标只能在水下发出超声波信号,由专业的水下侦听设备在水中接收信号,信号在水下的持续时间约一个月,接收距离大概在2-6公里。本次事故发生在陆地,所以水下定位信标在本次搜寻中无法提供搜寻帮助。 在本次飞行事故中,黑匣子损毁严重,增加了搜寻难度。北京市公安局原技术专家左芷津博士曾参与国内外空难事故调查,他举例说,在其曾经参与的空难调查中,有些黑匣子保存得比较完整,比较容易找到。在此次事故中,由于飞机从8000多米高空急速坠落,已找到的黑匣子外观损毁十分严重。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追问 2 黑匣子破损是否影响数据恢复? 在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航安办主任朱涛介绍,第一部黑匣子已送达在北京的译码实验室,数据的下载和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中,目前不能排除存储单元损坏的可能性。 黑匣子破损严重是否对数据恢复有影响?左芷津分析,从现场视频来看,黑匣子的外壳和其他功能部件严重损毁,尽管记录单元保存功能或有损坏,但是恢复数据的可能性依然值得期待。 民航评论员张仲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印尼空难中,寻获的黑匣子也是破损严重,但依然恢复了部分数据,并由此调查确认了事故原因。因此,张仲麟对于本次黑匣子的数据提取寄予较大希望。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追问 3 下一步搜寻重点有哪些? 除了黑匣子,在事故现场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要信息?左芷津表示,飞机发动机残骸同样是搜寻重点之一。“发动机是飞行事故中的关键证物,找到其残骸后,可以调查出事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是否发生故障等,对于分析事故原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左芷津还举例说,从此前的空难调查中可以看到,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动机的实时运行数据全部进行回传,这也可以为调查事故原因提供线索。另外,现在旅客乘坐飞机时都会发现,客舱内装有监控摄像头,如果能找到和提取机舱内的影像资料,也应当能为了解和还原当时的情况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从央视公布的现场搜救画面可以看到,救援人员手持金属探测仪贴近地面寻找飞机残骸。左芷津表示,按照国际上空难调查的通行做法,应当在事故现场尽量找全飞机残骸,最后尽最大限度地将残骸拼接、复原,争取复原出飞机原貌,然后再根据残骸破碎状态和痕迹,还原事发时飞机的损毁过程,从而研究事故发生的原因。现在有计算机三维动画等更加先进、便捷的技术手段,失事还原将会更加准确、有效和直观。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追问 4 飞机发生事故 乘客跳伞自救可行吗? 此次涉事的民航客机投入使用6年多,一些网民认为其服役年限较久。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政法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起淮表示,涉事飞机6年多的机龄并不长。如果用人来比拟的话,这架飞机属于年富力强的阶段。 飞机发生事故时,乘客采取跳伞的方式自救可行吗?专家表示,跳伞并不是人人都掌握的技能,需经过专业培训,而且在恶劣天气下进行高空跳伞本身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在飞机发生故障后,一般采取备降、迫降等措施,这比跳伞的安全系数更高。如果座位下方都安装跳伞包,一是增加成本,二是在危急时刻,应急设备弹射加上乘客情绪恐慌,易导致混乱,降低着陆成功率。 A04-A05版稿件(除署名外)/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