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白条可以套现吗答案如下鸡娃重点新闻爆出
近日,贵阳一所“顶流”小学7岁女孩遭37名家长联名“驱逐”事件引发热议。在外界看来,简单的作业多少问题演变成激烈的矛盾令人匪夷所思。 有人说,这是先进的个性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也有人说,都是“鸡娃”惹的祸。 当家长的理念与老师冲突时,如何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双减”背景下,家长究竟要不要“鸡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究竟该扮演什么角色?是否一定要培养完美的孩子? 围绕上述问题,未来网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传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陈苗苗、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沈斌倜和未来网新闻采访部副总监李军一起,探讨“双减”背景下的“鸡娃”问题及新时代的亲子关系培养。 以下内容为直播访谈录音节选整理,全文大约1847字,阅读约需4分钟。 作为家长,如果孩子的老师布置作业太多,你会怎么办? 日前,7岁女孩妞妞的妈妈嫌班主任布置作业太多,引起其他家长的不满,最终,事态扩大,逐步演变妞妞被37个家长联名“驱逐”的社会事件。 事件曝光后,引发争议。有人支持妞妞妈妈减少作业的诉求;也有人反对,认为她不该因为自己的选择影响与女儿同班的其他孩子。 有人说,这是先进的个性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总而言之,都是“鸡娃”惹的祸。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双减”政策,下大力气为孩子减负。可是,有的家长为什么不愿意让孩子的学习生活轻松一些,反倒是反对老师减少作业呢? “双减”之下,“鸡娃”家长不淡定了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传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陈苗苗认为,本案例中反映的问题本来是作业多少的争执,37个家长联名“驱逐”7岁孩子,反映了家长的“困境心理”和“剧场效应”。 一些家长不相信“双减”政策带来的好处,所以,不敢减,不愿减。导致孩子们的学业竞争成为家庭之间社会资源、教育资源、文化背景的竞争。 在陈苗苗看来,妞妞妈妈反对老师留过多作业的想法并没有错。“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正是个性、思维方式养成的关键阶段,不光有学习,还有品德、习惯养成等很多重要的任务。” 陈苗苗说,“双减”政策非常有助于孩子成长,但一些家长没有理解“双减”的用意,也没有意识到孩子成绩不理想,深层次原因往往是学习动机不足、兴趣不浓,把多写作业视为取得好成绩的唯一抓手,谁跟自己说减作业就跟谁急,认为对方阻碍了自己的“鸡娃”之路。 一切都是焦虑惹的祸! 不过,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沈斌倜则认为,家长发生冲突的核心不是教育理念差异,作业多少只是导火索,真相是家长的集体焦虑。 妞妞妈妈不相信妞妞能正向面对学校的安排,她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于是,引发了后面的一系列冲突。 而事件中的另一方——37位家长担心“减负”影响成绩,反对妞妞妈妈提出的作业过多的质疑,联名“驱逐”意见不一致者。 当家校之间、家长之间出现理念差异,家长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妈妈,我这次考试没考好,你会生气吗?你还爱我吗?” 很多家长会被孩子追着问:“妈妈,你们是不是都喜欢学习好、长得好看、又听话的小孩?” 已经是两个孩子妈妈的沈斌倜不这么看,在她儿子八岁之前,她从来没有因为孩子的行为生过气,甚至连生气的念头都没有。 “我儿子Frank(弗兰克)上幼儿园时,写了歪歪扭扭的‘一’,我一看,惊叹地‘哇’了一声,我觉得他会写‘一’了,太棒了!”沈斌倜说,不过,弗兰克有个同学的姥姥以前是幼儿园老师,只要看到外孙写的字不够好,就会生气,强迫孩子擦掉重写。 正是这位姥姥的求全责备和追求完美,让孩子失去了写字的兴趣。弗兰克则在妈妈的惊叹与赞美声中,写字时感到了由衷的快乐。从未上过书法培训班的他,学前班时,字就写得像印刷体。 沈斌倜感慨道,“这就是生命的自发向上性,我们应该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在接纳和赞美中,孩子越来越棒。” 然而,很多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盯着孩子的错误不放,忽略优点;担心孩子上不了名校,上了名校进不了实验班...... 更有甚者,正数第一名学生的家长担心孩子被超越。 总羡慕优秀的人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无形中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 同样是两个孩子的妈妈,陈苗苗表示,在“唯分数论”的社会环境中,有些家长把希望寄托于学校、作业、校外辅导班、名校。“双减”之后,没有大量的作业和校外辅导班,家长失去了监管孩子的“抓手”,就把注意力更多转移到孩子本身,天天盯着孩子,容不得他们犯一丁点儿错误。这样一来,家庭教育就走进了误区,家长焦虑,孩子更累。 “想靠外在的东西让自己不焦虑,很难。”沈斌倜认为,若想避免焦虑,就需要开放的心态,目光放长远。 |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