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没有一个offer,毕业后,杨波辗转山西老家、武汉和广州三个城市求职。他做过两周超市零工,负责上货、收银,当过半个月商场导购,在过年期间看店。夜晚时分,躺在青年旅社的床上,杨波忍不住想,新的毕业季快到了,自己就这样度过了没有工作的一年。
没有工作苹果专享花呗分期额度劵如何套出来,2022全新教程适合你

毕业即失业,这是个残酷的局面,就像是一个成长游戏,一些人成功闯关、开启了人生新阶段,一些人晋级失败,被迫留在原地。

对于应届生来说,就业确实越来越难了。据官方数据,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为1076万人,创历史新高。智联招聘的调研中,有61%的应届生感受到求职竞争“非常激烈”。尽管已经降低期望月薪,但随着往年吸纳应届生的大户——教培、地产、互联网、酒店服务等行业的招聘需求锐减,就业难上加难。

掉队、停滞、不能按部就班,外界目光与无形压力落到他们身上。面对不同以往的就业局面,在没有工作的一年里,他们不得不调整预期、寻找自洽的方法:有人拉长战线,不断地求职考试;有人回归家乡,降低工作预期;还有人义工旅行,为自己铺设缓冲期。

在过往经验失效的当下,他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毕业即失业

走进学校的秋招会,杨波才意识到,自己的脚步慢了。

他学的是软件工程专业,心仪以高薪出名的互联网公司,即使是二本,他也把最低薪资设在了七八千元。但放眼招聘会,来的公司几乎都是他没听过的。硬着头皮投了几十封简历,每周参加两三场招聘会,却始终没有杨波满意的岗位。

春招时,杨波选择回到山西老家,在一个化工公司实习,工作内容并不对口,甚至“没有具体的岗位名称”。他不喜欢化学,“这方面成绩也很差”,嫌弃入职后5千元的工资太低,行业“天花板”也低,最终拒绝了转正。

临近 毕业,杨波开始焦虑了,“总觉得自己慢人一步”,辅导员着急就业率,出面联系让他签订了一份三方协议,他却连公司名字都不清楚。就这样,毕业后,杨波成为了“已就业”数字中的一员,两手空空地回了老家。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阿崔也面临相似的境地,她从来没想过,自己毕业后会没有去处。

阿崔想成为语言学家,周围朋友大多保研,她不想掉队,选了一个艰难的考研目标——中国人民大学的语言学专业。她从2020年2月开始复习,比大多数备考生都早很多,信心十足,就连从考场走出的那一刻,“也觉得是很稳的”。

但最终结果意想不到——她落榜了。甚至申请了成绩复核后,结果仍是一样。

▲ 阿崔备战考研。图 / 受访者提供

那一年,人大语言学专业的录取人数仅为9人,报录比约为13:1,这是一场神仙打架的比试。

“考研热”延后了许多应届生的求职时间与进程,阿崔与无数考研失利党一样,在上岸无望后才选择进入求职市场。为了追上节奏,她立即找了春招实习,但在收拾行李的那一天,她却犹豫了。一直以来告诉大家“没关系、我很好”,这时才发现考研失利的刺还扎在她心里。

心情不好时,她会拉上窗帘、关着门,躲在被子里,不断质疑过去的决定:如果只考普通的211,是不是上岸了?如果大四去实习,是不是有份很好的工作了?现在这样选择,会不会又走错了?

周围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她是个自信、爱笑、活力四射的人,但在那段时间里,她变得有些畏手畏脚,不敢拍板做决定。最后只能爽约实习,先回老家待业,思考自己到底该怎么办。

这也是所有找不到工作的应届生们共同的困惑,他们有人行动慢了、春招落选,有人留学归国、求职不顺,还有更多考研失利党与考编落选者,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