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马晓华

  [ 随着新冠病毒疫苗附条件上市,特别是随着生产供应保障能力逐步提升,将全面有序地推进高感染风险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的接种工作,并实施全民免费接种。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一方面将通过全民免费来加快疫苗接种,以实现符合条件的群众“应接尽接”,建立起免疫屏障;另一方面,也将提前准备,开展广谱性的新冠疫苗或者病毒变异后的新冠疫苗研究。

  在近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工作组组长郑忠伟都再三确认,现阶段重点人群接种疫苗,个人不承担疫苗的成本和接种费用。

  而在疫苗附条件上市以后,企业按议定价格提供的疫苗的费用,加上接种服务等全部的费用,将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负担,不用居民个人负担费用。

  从2020年12月15日以来,中国正式开展了重点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至目前,全国重点人群接种量已近750万剂次,加上之前针对高风险人群接种的160余万剂次,我国已累计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900多万剂次。

  免费接种以扩大接种率

  曾益新表示,种种迹象表明,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务艰巨繁重,特别是春节即将到来,境外回国人员增多,境内人员流动性大,聚集性活动特别是室内活动多,进口冷链食品和货物的流量增大,将加大疫情传播的风险。

  疫苗接种是控制传染病大流行的最有力武器,因此,曾益新表示,要做好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确保按照计划按时、规范、安全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努力做到没有禁忌证的人员“应接尽接”,进一步严格规范接种工作。

  中国的新冠疫苗接种按照“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于2020年12月15日启动重点人群接种,比如在航班、边境口岸、物流等单位工作的高感染风险人群;第二步,是对高危人群进行接种,即一旦感染病毒后,容易发生重症,甚至容易导致病亡的人群,比如老人、有慢性基础疾病和糖尿病的人群等;第三步,是对其他普通人群进行接种。

  曾益新说,随着新冠病毒疫苗附条件上市,特别是随着生产供应保障能力逐步提升,将全面有序地推进高感染风险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的接种工作,并实施全民免费接种。通过有序开展接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从而构建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

  郑忠伟表示,企业在开展疫苗研发、生产、储存、运输的过程当中会有成本,因此企业按照新冠疫苗公共产品的属性,依据成本作出相应的定价。政府相关部门按照相应程序和价格,向企业进行购买,为全民免费接种。

  李滔表示,由于建立免疫屏障需要相当大比例的人群接种疫苗,因此有必要采取特殊的举措,来解决接种疫苗所需的费用问题。这是应对特殊事件的特殊之举,这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目前,我们正在配合相关部门研究拟定,疫苗附条件上市后接种费用保障的细化操作方案。待批准后,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疫苗经费的保障工作,将党中央、国务院的好政策落到实处。”李滔说,将主要动用医保基金滚存结余和财政资金,共同承担新冠疫苗及接种的费用,不影响当期医保基金的收支,也不会影响大家看病就医的待遇。

  现有疫苗仍可有效应对突变株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由于新冠病毒的变异,未来的疫情又将增加不确定性。

  英国政府2020年12月14日公布了出现变异新冠病毒的情况,这一变异病毒被命名为B.1.1.7突变株或“VOC-202012/01”。这一突变株目前以传播迅速著称,已占英国确诊病例的50%~70%,且病毒载量要远高于以往变异毒株。科学家预测,它将引领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

  近日,上海、广东、山东均在境外输入性病例中发现了新冠变异毒株感染确诊患者,患者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与近期英国报道的变异病毒基因相似。

  “这个病毒会不会影响到疫苗的保护力,这个情况我们特别关注。”曾益新说,最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中山大学病毒研究所都专门对这一毒株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我国1月份、2月份、3月份、4月份、5月份、6月份国内出现的病毒,与这次英国的突变株进行对比,发现新冠疫苗免疫猴子和免疫人体产生的抗体,对境内早期的病毒毒株和英国的突变病毒毒株,能够同样进行中和。

  “至少目前看来,这个病毒的突变不会影响疫苗的保护力,这一点非常明确。”曾益新说。

  此外,美国的研究者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且取得了相似的研究成果。

  因此,通过更大范围接种疫苗的免疫策略,依然是目前人类改变未来新冠病毒传播规律的机会,不仅可以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还可以减少新冠病毒的进一步变异,减少疫苗无法应对的变异毒株出现。

  虽然目前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还处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变异速度不是特别快,但曾益新提醒说,病毒的变异是个持续的过程,每天都在发生。

  “我们要高度关注这个问题,一方面还是要继续密切地监测病毒变异情况,另外也要做好应对,万一突变累积到一定程度,影响到疫苗的保护力,我们也要做提前准备,开展广谱性的新冠疫苗或者变异后的新冠疫苗研究,以有效应对可能产生的问题。”他说。

  疫苗安全性需要更全面的数据

  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备受关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月6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23日,全美共有1893360人接种了第一剂辉瑞新冠疫苗,共报告了4393起不良反应事件(不良反应率约为0.2%),其中包括21起过敏反应。

  在接种工作中,我国建立了较完善的接种点设置规范、接种人员规范培训、受种人员筛查、不良反应监测、应急救治、严重不良反应专家会诊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接种工作安全顺利。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披露了我国已接种疫苗的不良反应数据:根据监测结果,现在报告上来的疑似不良反应,80%是一般不良反应,其中有十万分之六是异常反应,在异常反应中大多数都是过敏性皮疹,也有其他的过敏反应,包括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严重的不良反应大概是百万分之一。

  “通过跟历史数据相比,没有出现异常情况,也就是说,跟过去的疫苗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数据相比,比较一致,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王华庆说。

  曾益新表示,900多万剂次的接种,进一步证明了我国新冠病毒疫苗良好的安全性。

  不过,对于我国已累计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900多万剂这一数字,有消息人士对记者表示,并不算高。

  “2020年12月15日召开的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布置会上,要求在1月15日前完成所有重点人群的首针剂接种,2~4周以后接种第二针,确保在2月5日前完成全部两针剂的接种任务。重点人群至少5000万,如果要完成两剂接种,疫苗供应至少1亿剂。”该消息人士透露。

  一位负责疫苗接种的基层人员表示,虽然国家层面已经表示灭活技术很成熟,使用在很多疫苗的生产中,但是对于新冠疫苗而言,还需要有更全面的试验数据披露,这不仅对于科学界,包括对公众而言都很重要。

  2020年12月30日,国药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旗下所研发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后安全性良好,免疫程序两针接种后,疫苗组接种者均产生高滴度抗体,中和抗体阳转率为99.52%,疫苗针对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的保护效力为79.34%。